1996年,李金锁在寺中用刷子清理佛像时有杠杆的股票,一个手抖,一块泥皮剥落下来。他凑近一看,吓了一身冷汗,大叫:“救命!
在山西有一座叫绵山的地方,那里是一个有名的宗教圣地,山上有很多佛教和道教的庙宇。
绵山位于山西运城市西北部的盐湖区,因为山峰起伏连绵,所以被称作"绵山"。
绵山上有很多古老的庙宇和道观,是佛教徒和道教徒朝拜的地方。
这里自古就被看作是佛、道两教的圣地,历史上曾有很多高僧大德在这里修行。
1996年的一天,村民李金锁到绵山上的正果寺清理佛像,他做梦也没想到,自己会有一个惊人的发现。
李金锁用刷子仔细地清理佛像,突然一个手抖,佛像头部的一块泥皮掉了下来。
李金锁凑近一看,吓了一大跳,泥皮下面竟然露出了真实的头骨!
这可不是一般的佛像,李金锁赶紧喊来其他人,大家都惊呆了。
消息很快传到了文物部门,专家们闻讯赶来进行考察。
他们惊讶地发现,正果寺里一共有12尊"肉身佛像",这些佛像表面看起来和普通佛像没什么区别,但里面却是高僧的遗体。
接下来,专家们在正果寺附近的云峰寺等地,又陆续发现了3尊肉身佛像。
最终,在绵山一共发现了15尊肉身佛像,数量之多令人震惊。
这些肉身佛像的年代跨越了唐、宋、元、明几个朝代,堪称中国肉身佛像的集中地。
专家们通过研究发现,这些都是当时有名的高僧大德,生前道行高深,去世后被尊奉为佛像供人瞻仰。
李金锁无意间的发现,揭开了绵山地区肉身佛像的神秘面纱。
这些佛像见证了中国佛教的发展历史,也为绵山增添了一抹神奇的色彩,吸引了众多香客前来朝拜。
绵山的肉身佛像为什么能保存这么久而不腐烂呢?
原来这些佛像都是用特殊的方法制成的。
它们不同于一般的木头、石头或泥塑佛像,而是用高僧去世后的真身做成的。
制作肉身佛像需要经过好几道工序。
首先,修行高深的高僧在临终前会闭关辟谷,只喝一些圣水,通过几个月的时间把体内的杂质排空。
等到高僧圆寂去世后,再用特殊的方法处理遗体。
僧人们会把高僧的遗体放进装满石灰的缸中,用石灰把尸体内的水分吸干,防止尸体腐烂。
等到水分都被吸干后,再把高僧的遗体捞出来,摆出打坐的姿势,装进特制的木头或泥塑外壳里面。
做好这些后,还要举行隆重的"坐缸"仪式,把装有高僧遗体的缸封存起来,一般要存放三年时间。
三年后再打开缸,如果里面高僧的身体没有腐烂变形,就算制作成功了。
除了绵山,在中国其他地方也发现过肉身佛像,比如福建、江西的一些寺庙里就有。
在国外也有类似的发现,荷兰曾发现过一尊来自中国的肉身佛像,只是当时把它叫作"六全祖师"。
关于肉身佛像还流传着一些神奇的传说。
有人说高僧们生前修行达到了很高的境界,才能让自己的身体在死后不腐烂。
还有国外的学者推测,古代高僧使用了一种非常痛苦的"自我木乃伊化"技术,才能保存遗体。
不过在中国的典籍中,只记载了高僧们生前的高尚品德和修行,去世后遗体经过特殊处理才能长期保存。
至于那些神奇的传说,就无从考证了。
总之,肉身佛像展现了古人的智慧和虔诚,不仅是宗教艺术的瑰宝,也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文物。
它们静静地坐在那里,见证了中国佛教发展的历程,吸引着一代又一代信众前来顶礼膜拜。
在绵山发现的这些肉身佛像中,有两位特别有名,一位是空王佛,另一位是昙鸾祖师。
他们都是佛教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高僧,对佛教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。
空王佛的俗家姓名叫田志超,是唐朝时候的人。
传说他年轻的时候就到寺庙里出家修行,后来佛法修为很高,常常行善助人,被当地百姓称为"绵山活佛"。
唐太宗的时候,有一年长安城发生了严重的旱灾,眼看着庄稼颗粒无收。
太宗就派人到绵山来向空王佛求雨,空王佛答应了,果然没过几天就下起了甘霖,救活了许多庄稼。
空王佛去世后,唐太宗非常伤心,特意下令把他封为"空王佛",还叫工匠们按照空王佛生前的样子,用他的遗体做成肉身佛像,供奉在绵山的寺庙里,让世世代代的百姓都来瞻仰顶礼。
昙鸾祖师是南北朝时候的高僧,是佛教净土宗的重要人物。
他一生都在弘扬净土宗的教义,把儒家和道家的思想也融合到佛教里,对中国佛教的发展影响很大。
昙鸾祖师去世后,他的遗体也被做成了肉身佛像,一直妥善保存到现在。
这些肉身佛像经历了几百上千年的岁月,虽然外表被香烟熏得黑黑的,但依然能看出当年高僧们的庄严相貌。
除了空王佛、昙鸾祖师,绵山还有很多其他的肉身佛像,他们都是唐宋元明时候有名的高僧。
这些佛像凝结了古代工匠的心血,展现了当时的雕塑工艺有杠杆的股票,不仅是珍贵的文物,也是佛教文化的重要遗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