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|心飞扬炒股正规融资条件
编辑|t
引言
1940年,南京城里热闹非凡,一场盛大的“还都”仪式在举行——汪精卫带着他的新政府高调宣布“回归”。可问题来了:这南京明明早就被日本占了,他这是“还”给谁看?
而且,说是“国民政府”,可全国人民打死都不认得。这就像你自己办了一个婚礼,结果新娘没来,邻居也全是隔壁老王请的亲戚……
那么,汪伪这个汉奸政权有多少地盘?都有谁承认了他的存在?
这块饼,日本切成了几块?
1940年3月30日,南京热闹非凡,锣鼓喧天、红旗招展,一场声势浩大的“还都典礼”正在上演。舞台的正中间,是一身中山装,胸前别着一朵大红花的汪精卫。
他站在主席台上“慷慨激昂”地宣布:“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正式回到南京!”可问题是,这南京城早在1937年12月就被日本人攻占了,他这“还都”,是还给谁看呢?
说起汪伪政府,得先捋清它的前身。日本人占领中国土地后,秉持着“殖民统治得找个本地代理人”的原则,先后扶植了两个傀儡政权——一个在华北,叫“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”,一个在华中,叫“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”。
1937年12月14日,日军刚攻陷北平没几天,以王克敏为首的一帮人就在日本人的授意下,在北平成立了临时政府,管辖范围包括河北、山西、山东、河南等地。
但实际上,这个政府只是个空架子,实权仍掌握在日本华北方面军手里。简单点说,就是日本人负责打仗,这帮汉奸负责维稳。
1938年3月28日,日军占领南京几个月后,又让梁鸿志在南京成立了维新政府,管辖范围主要是江苏、浙江、安徽三省及上海、南京两市。
这个政府倒是像模像样地设了“行政、立法、司法”三院,还搞出了十多个部委,但跟北平的临时政府一样,真正的权力在日本海军手里。
这两个“伪政府”就像是一对难兄难弟,一个听日本陆军的,一个听日本海军的,互相不买账,甚至还曾因资源问题闹过矛盾。
日本人一看,这两帮人各自为政,影响“统治效率”,于是决定找个更大牌的汉奸,把两者合并成一个更“像样”的中央政府。而这个“更大牌”的人选,就是汪精卫。
于是,1940年3月,汪精卫在日本人的安排下,成立了汪伪国民政府,并吞并了临时政府和维新政府。
但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——这次“合并”只是个形式上的把戏,华北仍然由日军控制,汪伪政府的统治范围主要局限在长江流域,也就是苏、浙、皖、沪、宁一带。
而且,这些地方的实际权力仍然掌握在驻扎的日军手里,汪精卫和他的政府官员只能在日本人给的框架内“执行任务”。
更离谱的是,在“统一”后,华北地区仍然保持了相当的独立性,甚至在1941年1月的青岛会议上,汪精卫不得不和日本人达成协议,设立“华北政务委员会”,让华北继续保持“某种程度的自治制度”。
换句话说,汪伪政府虽然名义上是个“中央政府”,但实际上,连“伪中央”都谈不上,整个中国被日本人切成了几块,汪精卫能管的,不过是日军占领区里的一小部分地盘。
你点头,我就能上桌?
汪精卫刚成立政府的时候,做的第一件事,就是四处奔走,希望国际社会承认他的政权,至少得让世界各国默认自己是个“合法政府”。
可问题是,他的主子日本人自己都拖拖拉拉,不肯立刻承认。原因很简单,日本政府当时还指望蒋介石能投降,所以对汪精卫的政府一直是“用着先试试”的态度。
一直等到1940年11月30日,日本才正式承认汪伪政权,还签了一个条约。这个条约的内容非常露骨,直接让中国彻底成为日本的附庸国。
比如汪伪政府承认“满洲国”独立,日本可以在华北、华中驻军,可以无条件开发中国资源,可以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……如果这个条约被执行,中国等于彻底沦为日本的殖民地。
而为了给自己撑场面,汪精卫政府紧跟着宣布与伪满洲国建交。但这仍然不够,汪精卫需要更大的“国际影响力”,于是他把目光投向了德国。
德国最初对汪伪政权是十分谨慎的,因为德国跟重庆国民政府还有合作,担心贸然承认汪伪政权会影响自己的利益。
但后来,日本对德国施加了巨大压力,加上希特勒出于对日本的战略考虑,最终在1941年7月1日正式承认了汪伪政权。
紧接着,意大利、罗马尼亚、保加利亚、克罗地亚等一众轴心国纷纷跟进,宣布与汪伪政府建交。
但除了这些国家,其他世界主要国家对汪伪政府基本是不屑一顾。美国、英国、苏联等国纷纷表态,拒绝承认汪伪政权,并继续支持重庆政府。
这样一来,汪精卫政府虽然在形式上获得了一些“国际承认”,但实际上,这些国家本身就是日本的盟友或附庸,根本没有独立性可言。汪精卫想要的国际认可,最终成了个空壳。
“曲线救国”还是“自取灭亡”?
汪精卫为什么要投降?他的理由是“曲线救国”——他认为中国无法战胜日本,不如与日本谈判,争取“最小的损失”。
但现实是,他不仅没能让中国“少受苦”,反而给日本提供了一个合法化侵略的工具。他的政府不仅无力主宰自己的命运,反而不断被日本人压榨,甚至连军队都要听日本人的指挥。
汪伪政府名义上有军队,但实际上,这些军队被称为“和平军”,装备落后,训练不足干啥啥不行。汪伪军中不断有人倒戈投奔抗日阵营,甚至有整师整团的起义事件发生。
到了1944年,抗战局势逆转,日本开始走向失败,汪伪政府更加岌岌可危。汪精卫自己也因病逃往日本,不久后病死。
1945年8月,日本投降,汪伪政府随即土崩瓦解,所有高官不是逃跑就是被逮捕审判,汪伪政权最终以彻底失败告终。
参考资料:
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的中国与世界研究第9卷战时德国对华政策.武汉大学出版社.2010炒股正规融资条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