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配资平台查询
传说中,张三丰是一个盖世奇才,不仅在江湖中地位极高,就连明朝皇帝都亲自找寻请他出山。
可他的去向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迷,直到有人说,在山西的一座废弃道观中,发现了张三丰修炼的山洞和金身骸骨,这才引起了轰动。
那么张三丰到底是个怎样的人物,人们发现的金身骸骨到底是不是张三丰?
三疯、三封还是三丰?
据记载,张三丰出生在宋末元初,刚出生的时候身形有异,大耳圆目,平日里邋里邋遢,不加修饰,任谁见了都会嘲笑一句“张邋遢”。
在张三丰5岁的时候,眼睛不知道怎么逐渐看不清了,当时有一个道士名叫张云庵,是云游四海的能人异士。
无意间,他见到了患上眼疾的张三丰,连连称奇说这个孩子仙风道骨,将来绝非是凡子,要是想治好眼疾,需要拜他为师,了却凡尘。
等到眼睛治好后,才把张三丰送回来,他的母亲为了孩子,只好答应,没想到跟着道士张云庵修习,不到半年眼睛就恢复了。
后来,张三丰就一直待在云庵中,一直等到他长大,拜别师傅后回到家中,一头扎进了儒学中。
1264年,张三丰才名在外,元朝决定招揽他为朝廷干事,在一番辗转下,张三丰与廉希宪相识结交,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,廉希宪看出张三丰有不世之才,便推荐他做了中山博陵令。
次年,张三丰父母病逝,他按律回家“丁忧”,也就是服丧,不久之后,张三丰弃官隐居,将父母的墓地托付给族人,自己则带着两个书童到各处游历。
而他本人,也在传说中,被人写成是“寒署惟一衲一袭”“或数日一食,或数月不食”,意思是他不怕严寒和酷暑,吃饭更是几天才吃一顿,甚至连续几个月都可以不吃。
见过张三丰的人,还说他外表邋遢,行事放肆,传来传去,张三丰就有了一个外号“张三疯”。
但是,又有人说在《张三丰本传》中,见到记录:张三丰在云游途中在宝鸡偶遇一个三尖山,便在那里住了下来,自称三丰居士,也称“张三峰”。
除了这个,还有一个说法,说因为张三丰早些年在朝中当过官,还受封过三次,所以给自己取名为“张三封”。
只不过,后来弃官归隐之后,入了道家,而“三丰”更是对应八卦图中的乾三连、坤六断的符号,为此又改为“张三丰”。
各种说法层出不穷,但真真假假,没有人能说得清楚,或许正因为如此,张三丰的人生才带有传奇色彩。
武当山上的张三丰
当然了,世人除了猜测张三丰是个怎样的人以外,对他的去向也是十分关心的。
据记载,明朝永乐年间,张三丰来到了武当山,玄妙的是张三丰来到武当山之后,武当山竟然与往日大不相同。
有趣的是,明成祖果然大修武当山,还亲封武当山为五岳之首,后来明成祖朱棣知晓张三丰奇人奇事,想要将他为自己所用,不成想再次来到武当山之后,竟然遍寻不到。
后来,朱棣不死心的为张三丰修建了庙宇,还对其屡屡加封,尽管见不到此人,明朝皇帝朱棣也甘之如饴。
张三丰居住在武功山并不是什么秘密,每年上山的人不计其数,而且张三丰在武当山修行传道,名声大噪,有拜师的人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。
但有人说见到过张三丰修炼的山洞,还在山洞中发现了他羽化登仙后金身骸骨,这下众人都坐不住了,纷纷称呼张三丰为“活神仙”。
因为这事张三丰的来历也被传得十分玄乎,有人甚至将张三丰的活动时间推送到北宋时期。
那这么算下来,张三丰至少得活几百岁,才能够证明这一推论,所以这个说法很快被推翻,这或许是人们为了夸大张三丰的厉害而捏造的。
活在传说中的张三丰
据传,武当初创之后,张三丰又来到了陕西金台观,而在金台观的《张三丰遗迹记》上,也有一些记载。
在记载中,写的是陕西参政知事张用澣的父亲张朝,13岁那年在观中读书,而云游到此的张三丰恰好见到了他,便问他是谁家的子弟。
张朝回答自己是祖籍是柘城张家的,元末的时候为了避祸,一家才迁入宝鸡,张三丰听后,说道:“我当年云游柘城的时候,就认识你家的先祖张荣,说起来还与你家有来往呢。”
张三丰问了他几个问题之后,便说道:“你要好好读书,将来可官至三品(后来果然为均州知县)。”
等到过了一个月之后,张三丰离开,张朝也去送行,只见张三丰“足不履地”,张朝惊叹道张三丰果然为奇人。
离开金台观之后,张三丰的身影又消失了,只知道他一路访道修仙,在好几个明朝人的记录中,还提过一个传说。
据传,张三丰曾在曹国公李景隆家做客,临别时,张三丰留下自己的蓑衣,和他说:“不出千日,府中将会有灾祸降临,到时候庄稼会颗粒无收,危急时刻,可以身披蓑衣绕圈,自会出现转机”。
果然,等张三丰离开两年后,李景隆全家被幽禁,朝廷也断了他们的供粮,心急之下,他照着张三丰的话做了,府内的空地上当即长出了稻米,靠着这些粮食他们一家才活了下来。
经此一事,张三丰更是被人们视作神仙,虽然这些记载在明人的传记中,但事实真假还需要仔细辩论,或许人们只是因为崇拜张三丰,才写出的传说。
结语
不过,有一点值得肯定,张三丰确实留下不少的著作,其中不少文章还被后世供奉道家的人所推崇,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《无根树》。
众所周知,道家学高深莫测,含义颇深,文字有时候都看不懂,更别提理解其内容了,而张三丰留下的这首曲词《无根树》,却为很多信众指点了迷津,有人说,只要细细读过这首词,便能够打开玄路,直达仙门......
无论怎样,张三丰的形象在每个人心中都是不同的,武功高强、仙风道骨、高深莫测,都可以来形容他,甚至还可以称呼他为“隐仙”。
参考资料:从凡人到半仙儿:张三丰是如何被神化的?--澎湃新闻
武当奇人--太极张三丰
山不在高:贵州福泉山与张三丰不得不说的道法因缘--齐鲁网配资平台查询